
香山红叶进入最佳观赏期,游客在勤政殿前欣赏渐入佳境的彩叶。
霜降节气已过,京城秋意渐浓。随着昼夜温差显著加大,香山公园内的彩叶变色率近日迅速提升,目前已呈现出红、橙、黄、绿交织的绚丽景象,正式宣告进入一年中最富诗意的金秋最佳观赏期。
据香山公园物候观测小组提供的数据,目前园内彩叶变色率平均达到25%至28%。近期持续的晴好天气与较大的昼夜温差,为红叶变色创造了绝佳的自然条件,叶绿素加速分解,花青素大量生成,黄栌、元宝枫、银红槭、秋紫白蜡等众多观赏树种纷纷“换装”,色彩层次日益丰富。
目前,变色红叶主要集中在中下山区及景区核心区域,呈现出红、黄、橙点缀于青绿之间的斑斓画卷。山上部分区域因海拔和小气候影响,变色稍晚,仍以绿色为基调,这使得整体的色彩层次更为丰富立体。未来一周,随着温差持续,变色率将迅速攀升,秋色将愈发浓烈。
为方便市民游客精准捕捉今秋最美瞬间,公园方面特别推荐了包括勤政殿在内的五处最佳观赏点位。
据物候观测小组预计,本周末至未来一周,若无特殊天气变化,香山红叶将维持在高观赏性水平。特别提醒广大游客,预计11月1日、2日将迎来红叶观赏客流高峰,建议市民关注交通管控措施,合理安排时间,尽量选择错峰游览、绿色出行。在游览过程中,请文明赏红,爱护景区环境,共享醉人的秋日盛景。
五处最佳赏叶点位■勤政殿 作为公园的标志性建筑、静宜园二十八景之首,勤政殿前栽植的“消息树”元宝枫已进入变色中期。橙红的叶片与皇家殿宇彩画、香炉、窗棂相映成趣,尽显古韵秋华,是拍摄建筑与红叶完美结合的经典机位。
■静翠湖 这里是乾隆皇帝赐名的“带水屏山”。湖畔对岸的彩叶植物逐渐变色,与湖中的绿头鸭、鸳鸯形成一幅绚丽而生动的水彩画。微风拂过,涟漪轻漾,四周的秋色也随之摇曳,别具风情。
■翠微亭 从静翠湖上行便是翠微亭,您在这里小憩时,既可感受金代诗人周昂“山林朝市两茫然,红叶黄花自一川”所描述的美景,又能在“古树示范基地”内的百年银杏树、白皮松前打卡拍照。
■香雾窟 此处俗称“平台”,地势更高,视野极为开阔。天气晴朗时,可远眺京城美景。
■眼镜湖 位于北门附近。此处两潭圆湖,一桥横架,点缀在林间,周围树木色彩斑斓。这里环境清幽,景致精巧,黄栌、枫树植物变色较早,此处不仅为无法登顶的游客专门设有“香炉峰”打卡板,更能仰拍山顶香炉峰。
保障“黄马甲”守护游客晚归路
暮色如墨,渐渐浸染香山。香炉峰顶,仍有几位游客不愿离去,举着手机捕捉天际线的余晖。人群中,一个穿着黄色反光马甲的身影静静立在侧后方——他是香炉峰班班长梁磊。这已是他夜间值守的第十个红叶节。
“您从这边往下走,中路平缓,灯也都开着,安全。”待游客尽兴,梁磊才走上前提醒。他手中的照明灯如温暖的接力棒,划破渐深的夜色。
“往年有索道,游客下山快,我们压力小一点。现在索道升级改造,所有游客都得步行下山,这对老人、孩子和体力不好的游客来说,难度大增。”梁磊坦言,“山路不比平路,天黑后视线差、气温低,我们必须把服务做得更细、更靠前。”
面对索道停运带来的压力,今年香山公园将全园划分为8个安全责任区,实施“网格化管理”。与往年不一样的是,今年周一至周五增设18个固定引导点位;周末增设21个点位,服务时间延长至晚8点。梁磊所负责的香炉峰区域,是距离最长、坡度最复杂、最不能松懈的一段。“我们班有4人是退伍兵,有3人是党员,所以必须顶上去。”梁磊说,“我当过兵,知道什么叫‘守土有责’。现在我是一名香山职工,守护游客安全就是我的职责。”
除了公园职工,今年还有武警战士、公安民警、大学生志愿者等加入守护。而醒目的“黄马甲”始终坚守在岗位上,不让每一位游客摸黑下山。
在那些被点亮的山路上,温暖也在悄悄回流。“你们每天都这么晚,真辛苦!”“这灯亮着,我们心里就踏实。”“谢谢你啊,明年红叶节我还来!”梁磊看不清对方的脸,却听得出话语里的真情,他回复大家的,还是那句坚持了十年的承诺:“您慢慢走,我们送您下山。”
更多热点速报、权威资讯、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
(
股升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